纸箱厂油墨废水处理设施
一、处理工艺
电氧化法工艺原理
电氧化法用于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不断增多,原因在于电催化法处理难降解的**物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反应过程中,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OH)基团,作为中间产物实现污染物的深度氧化分解。
电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技术,因其具有处理废水中污染物能力强、设备体积小、**次污染等优点,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一直受到重视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电氧化法处理水性油墨废水优势为:
①电氧化法能量消耗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条件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减少副反应引起的能力损失——反应条件低,所需电费少;
②电氧化法污染小,处理污染物主要通过电子转移反应,不需添加其他试剂,避免因添加试剂产生污染。同时反应的选择性高,电解产生的自由基可直接与**污染物反应,并降解为简单低分子**物和无机物,二次污染少——处理过程中几乎不加入试剂,不引入二次污染,清洁高效;
③电氧化法电流效率高,污染物去除率高。 [2]
铁屑微电解工艺
原水 调节pH 后,得到沉降预处理。出水再经微电解和石灰乳中和沉淀。通过对微电解主要工艺参数:pH、焦炭量、铁屑量、反应时间的静态和动态试验,得到微电解的较佳工艺条件。原水经沉降预处理和铁屑微电解两段处理,CODCr 和色度去除率高。 [2]
混凝气浮—接触氧化组合工艺
采用混凝气浮-接触氧化组合工艺,能将水性印刷油墨废水、食堂污水、生活污水综合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油墨废水经隔除较大悬浮物后混凝气浮,固液分离后,再与食堂污水、生活污水混合,经厌氧调节,由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曝气,再通过絮凝剂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使废水形成矾花后气浮;再经厌氧预处理调节后,进行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此工艺组合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的特点。由于生活污水的混入,使混合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更有利于污染物负荷的变化,耐冲击,便于操作和调节。
(1)首先污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调节区,实现均衡水量、水质波动,截留大块悬浮物,防止系统堵塞,并进行初步曝气生物降解;
(2)污水进入预反应区后进行曝气阶段,控制曝气系统的曝气量,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曝气,溶解氧浓度达4mg/L,**物经活性污泥生物降解;
(3)曝气阶段在预反应区投加改性填料,悬浮微生物及填料载体微生物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可溶性**物,经历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系统污泥浓度升高、污泥容积负荷增大,进一步缓冲水质、水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对系统冲击,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实现污泥减量化;
(4)污水进入主反应区后,通过控制曝气系统进行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随着曝气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完成生物降解后,停止主反应区的曝气,进入沉淀环节;
(5)活性污泥通过重力沉淀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反应池底端,处理后的污水位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反应池*,控制沉淀时间为45~60min;
(6)待污水沉淀完成后,位于反应池底部的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收集装置定期将剩余污泥清扫并集中处理,每年清扫一次,*单独设置污泥处理系统,位于反应池*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泵或者气提工艺经氯片消毒器排出反应系统,根据处理水质确定单次排水量,通过调整排水气提入水管开孔高度或者排水泵安装高度确定排水量,排水量占总池容15~20%;
(7)通过控制系统对曝气、沉淀、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微生物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通过控制曝气量、主反应区污泥回流实现微生物的选择,进行脱氮除磷,系统末端设置氯片消毒器,杀灭致病细菌和大部分病原体,再结合远程监控系统,*专人值守,直至水质达标。
1 电解法
在一些预处理手段中,电解法显示出较好的性能,国内的研究应用已有一定基础;电解法的优点在于:(1)过程中产生的•OH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2)电解过程伴随着产生气浮的功能;(3)能量效率高,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进行;(4)既可以作为单独处理,又可以与其他处理相结合,如作为前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经预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大幅提高;(5)电解设备及其操作一般比较简易。经茂名市**环境工程设计中心在茂名阪田油墨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证明利用电解法预处理,再经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达标排放。